2023新春伊始,长三角各地迅速开展新一年的工作。
【资料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抢跑、冲刺、敢闯等词汇频繁出现在多地“新春第一会”中,地方恢复和发展经济的紧迫性可见一斑。这也与去年多地经济增速不及预期目标有密切关系。数据显示,截至1月29日,长三角8个万亿GDP城市中除苏州外均已公布2022年GDP增速,其中仅有合肥和宁波分别以3.6%和3.5%的GDP增速高于全国3%的平均水平,无锡与全国水平持平,其余城市增速分别为南通2.5%、南京2.1%、杭州1.5%、上海-0.2%。
目前,长三角GDP万亿城市均已公布了2023年经济运行目标。可以看到,让经济运行恢复到合理水平、高质量和创新成为2023年工作的重中之重。长三角万亿GDP城市基本都将目标设定在5-5.5%区间,合肥目标最高,为6.5%。
经济V型反转
V型反转,是2022年长三角多地地区生产总值的发展形态。
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了长三角8个万亿GDP城市2022年的经济运行情况,截至1月29日,7个已公开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的城市中,上海为44652.8亿元、苏州2.4万亿元、杭州18753亿、南京1.69万亿元、宁波 15704.3亿元、合肥突破1.2万亿元、南通1.15万亿元。无锡虽未公开具体数额,但在2023年地方两会中指出,人均GDP有望保持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再看GDP增速,相较于全国3%的平均增速,合肥和宁波超过全国水平,分别为3.6%和3.5%。无锡与全国水平持平。南通、南京、杭州、上海均低于全国水平,分别为2.5%、2.1%、1.5%、-0.2%。
苏州虽暂未对外发布2022年GDP增速,但其代管的县级市昆山在2022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006.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成为全国首个GDP突破5000亿元的县级市。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清在1月29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过去的一年极不平凡,世纪疫情对上海经济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上海全面落实国家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先后制定实施三轮助企纾困稳增长政策,全年合计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超过3000亿元。经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最终经济走出了V形反转态势。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经济持续恢复的基础仍不牢固,要实现今年5.5%的预期增长目标仍需付出艰苦努力。”吴清提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兔年伊始,上海接连两天重磅会议聚焦营商环境和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推出一系列补贴措施和政策优惠,旨在为大力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发现,对标上海,长三角万亿GDP城市中,南通、宁波也将2023年GDP目标分别定为5.5%左右、5.5%以上,苏州、杭州、南京略低一些为5%左右(或以上),合肥最高,为6.5%以上。
跑出加速度
相较于2022年GDP实际增速,各地在2023年都希望跑出“加速度”。
无锡高新区(新吴区)一次性发了11个三年行动计划,以期构建起“1+1+11”的中国式现代化先行示范建设工作体系;无锡梁溪区则是动员全区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担当作为和起步即冲刺的奋斗姿态,推动各项工作争效率、求效能、创效益;无锡滨湖区举行了2023太湖湾科创带滨湖产业发展暨招商动员大会。
在苏州,苏州园区投资促进委员会组建招商小分队在春节假期里也没停,赴日本、新加坡等开展一系列招商洽谈活动。苏州工业园区召开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吴中区则是召开全区经济运行分析会全面总结回顾过去一年经济情况,动员全区上下拿出更大拼劲,跑出更快速度、干出更高效率。
“快”、“紧”、“跑”……这些关键词频繁出现在各地兔年“新春第一会”上。
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沈觅表示,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在项目建设进度上求突破。
苏州的“新春第一会”聚焦推进“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动员会暨作风建设。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表示,要支持和鼓励"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和"群众敢首创"。
1月27日,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在杭州走访重大项目工地和重点企业时强调,全省各地各部门要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状态,抢抓机遇、实干争先。
在1月28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推动高质量发展争当示范引领动员会”上,部署开展“五拼五比晒五榜”竞赛活动,拼经济比贡献、拼项目比进度、拼招商比成效、拼开放比创新和拼服务比环境。
聚焦高质量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这些经济实力相对强劲的城市,2023年要提升的不仅是经济总量规模,更是要着力于高质量发展。
无锡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吴区委书记崔荣国在新春第一会上明确提出:“对比在全国高新区中排名靠前的地区,我区虽然GDP、财政收入等总量规模毫不逊色,物联网、集成电路等‘6+2+X’产业体系特色鲜明,但在自主创新、产城融合、绿色发展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短板,若想在高手如林的前20强中继续越位赶超,就必须加快固强补弱、锻长补短,走上更高质量的发展道路。”
企业和项目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安徽的“新春第一会”参会人员范围广并把焦点对准企业家,以电视电话会的形式召开,各省辖市及县(市、区)设分会场,从省级一直开到乡镇。在安徽大剧院主会场,约900名党政干部和市场主体代表参会,会议还对安徽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企业家进行通报表彰。
“新春第一会,省委不提新口号,但注入新内涵。”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说,会议目的就是树典型、立导向,表彰激励对安徽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单位;明态度、强决心,彰显省委持之以恒抓作风的坚强意志;振精神、提效能,推动全省收心归位起步开局。
2022年,长三角三省一市GDP合计约29.03万亿元,约占全国GDP总量的24%。其中,安徽以3.5%的GDP增速领跑长三角。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5周年,安徽如何抓住机遇做好区域联动创新发展?安徽社科院城乡经济所所长孔令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安徽要沉下身子虚心向沪苏浙学习。安徽各城市要系统梳理自身发展的优势和短板,在产业链分工上与沪苏浙建立紧密型、互补型合作关系。
安徽省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副所长、高级经济师张峰指出,要在长三角合作架构下,推动安徽省主要城市与沪苏浙对标城市合作,高水平推动安徽省城市品质功能和活力提升,加快体制机制的一体化,拓展城市合作领域,协同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此外,要推动园区紧密合作、全区域紧密合作、多领域紧密合作。
宁波以项目为抓手,在1月28日举行的“新春第一会”上集中发布了创新、改革、开放三张攻坚清单共30个项目,集中签约了总投资2188亿元的101个重大项目,助力全市“打造一流城市、跻身第一方阵”。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今年正着力冲刺万亿GDP的城市,新春开工也是“干劲十足”。
聚焦冲刺万亿之城、聚力新能源之都建设,1月28日,常州“新春第一会”上总投资超470亿元的15个新能源重大产业项目签约落户,“新能源之都十条”发布。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表示,常州正处在迈进“GDP万亿之城”的决胜阶段,要把不可多得的发展之“势”转化为不可替代的竞争之“能”,全方位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抢占风口领跑产业赛道,用真金白银、真心实意的政策支持撬动市场力量,为新能源产业发展再添一把火,全力打造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朝着2025年新能源产业规模、资本市场市值“两个超万亿元”目标迈进。
(本报记者许秋莲对此文亦有贡献。)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消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