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小树妈妈(ID:tree2050)
(相关资料图)
这两天,网上有个段子特别火,引发了好多父母的共鸣。
“学霸和学渣之间,还有一种身份叫学酥。
他们捏一捏勉强能成型,但一放松立刻就垮掉。”
酥,顾名思义,就是看着还成型,但一碰就碎。
你说他不行吧,人家嘴皮溜,脑子灵,努努力也能考得不错。
你说他行吧,不盯着点,成绩能滑到马里亚纳海沟去。
学霸
学渣
学酥
这种属性的娃,本质也是渣渣,只有加点液体再捏捏,才能勉强成块。
这个液体构成,主要就是妈妈的口水、汗水还有血泪。
我把这个段子转发到家长群里,立马引发了大家的共鸣。
好多朋友说:这不是就是我家娃吗?然后纷纷开启了吐槽模式。
听完他们的故事,你会发现:
学霸稀有,学渣少有,这属于小概率事件。
大多数娃都是学酥,在“良”和“优”之间上下挣扎。
人家状态主打一个“飘忽不定”,全靠人盯人战术。
他们是你家娃,是我家娃,大概也是身边那种最常见的娃。
人比人想死
娃比娃得扔
有位妈妈曾在网上分享女儿被“退班”的经历:
她女儿所在的学校,每年开学都会根据考试成绩重新分班,他女儿之前一直在单科尖子班里就读。
有天晚上,她问女儿能不能跟得上班级进度。
孩子云淡风轻的表示:我早就不在那个班了。孩子爸还跟着补充:已经3个月了。
妈妈大吃一惊,因为这3个月以来,女儿该吃吃,该喝喝,表现得一如往常,丝毫没有被影响到。
她只好尴尬问女儿“那你难受吗?”
娃一幅宠辱不惊,吃饭最大的模样:
“为啥难受,被踢出来的又不是我一个,还有谁谁谁也被踢出来了。”
这位妈妈特别感慨的说:
学渣和学霸的区别就是:学渣永远在往下比,学霸永远在往上比。
尽管妈妈吐槽,女儿是学渣,是假学霸,但孩子能考进尖子班,肯定跟学渣是不沾边的,妥妥的学酥一枚。
如果说养孩子,就像抽盲盒。
那么学霸是特等奖,学渣是谢谢惠顾,学酥就是一张罚单!
因为学酥父母的人生,主打的就是一个双层夹击。
上头是学霸父母的“凡尔赛式育儿”:
前面这位妈妈就是,当她虚心求教同班学霸他妈,得到的答案是:
“我从来没管过啊……全靠他自己。”
往下看,你也不能像学渣父母一样彻底躺平。因为人家的成绩好歹差得稳定,差的坚定。
那句话咋说来着:
如果幸福的本源是层次,那痛苦的本源就是不确定。
学酥父母的焦虑和痛楚,全都是因为活在不确定里。
今天娃考好了,让你觉得未来可期,生活有望;
下一次娃就敢跌出普高线,玩得就是一个心跳。
学酥父母陪读的生活,就像杂技演员走钢丝,每天惊心动魄。
他们在鸡娃、躺平之间夹缝生存,渴望躺平,却总在被迫内卷。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孩子妈,精神严重分裂——
前一秒岁月静好,后一秒暴跳如雷;
一会儿鸡血加满,一会儿心如死灰;
一天一个心情,一秒一种态度。
不用问,那就是学酥老母亲本人了。
指望一个学酥自觉
不如指望母猪上树
马上又到期末考试了,大家也可以观察下:
那些眉头紧锁,开始按部就班复习,甚至有点小焦虑,小激动的,八成是学霸;
那些笑得没心没肺,成天嘻嘻哈哈,做作业全靠家长催的,不是学酥,就是学渣。
这也是学酥的另一大特质:
心脏特别大,情绪特别稳定,火烧眉毛了都不着急。
主打的就是:抽一鞭子挪一步,不抽压根儿不动。
你说天资条件,怪遗传,怪老天爷,锅咋也砸不到孩子身上。
但学习态度不端正,那又是另一回事。
学酥妈妈最大的烦恼,就是娃既不是很聪明,也不是很努力。
他们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走神、磨蹭、以及和爹妈斗志斗勇上。
记得很久以前,看过这样一个视频:
有个爸爸暗中摆好相机,假装出去,留娃一个人写作业。
源自微博用户@熊孩子翻车现场
结果在写作业的这9分钟里:
对墙壁敲敲打打2分钟,发呆思考人生42秒,玩儿门、铅笔、橡皮3、4分钟,在椅子上东倒西歪,练习瑜伽1分38秒……
实际用在写作业的时间,只有短短16秒。
最后他笔一撂,大声喊出了那句:“爸,我要上厕所!”
源自微博用户@熊孩子翻车现场
这不就是学酥娃的日常写真吗?
家里有这样一个娃,注定你得盯着、管着,一言不合拿“小皮鞭”抽着。
别说什么上了大学,娃脱离了管束,会像脱缰的野马,拽也拽不住。
要是现在不管,他们可能连上大学的资格都没有。
就像我一个朋友吐槽的那样:
“有个教育专家说过:要给孩子真正的爱与自由,要温柔、要尊重。
娃刚出生的时候,这句话几乎被我奉育儿圣经。
等到娃上了学,我才明白:自由,那是给会自觉、知进退的娃。”
没错,对学酥娃来说,你给的自由过了火,他的人生容易没结果!
学酥学酥
特别费妈
学酥他妈,江湖人称“五费人员”——费力、费嘴、费心、费神、费钱。
总而言之,特别的费妈。
毕竟,学酥将来能成龙成凤,还是墙里打洞,全看父母能有多努力。
前几年,教育圈有一篇很火的文章,叫《我那可怕的妻,非要把普娃“扶”上清华北大,杀伐六年后……》
它记录了一位妈妈凭借一己之力,把天赋平平、又不自觉的娃一路过关斩将,成为学霸,考上武汉大学的故事。
文章里有这样一句话我印象很深:
自觉的孩子拼自己,不自觉的孩子只能拼爹妈。
为了手把手辅导儿子的学习,这位文科生妈妈,时隔26年,愣是拾起了数理化课本。
唉,怪不得有人调侃:当妈以后,最大的变化,就是感觉自己变强了。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为了陪读鸡娃,这届老母亲可以拼成啥样。
辅导娃功课,绝不认输。
孩子上奥数,爹妈突然开窍,什么鸡兔同笼、相遇问题门门清;
娃补语文,父母跟着背古诗看书,那叫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
重拾英语更是毛毛雨了,各种手工作业也不过基本配置。
娃上乐器课的,当妈的自学五线谱,弹琴已经可以考级……
遇到娃小升初,或是中高考,那信息收集能力更是杠杠的:从学校内部的招生信息,再到哪个庙的神佛拜起来更灵。
总而言之,只要他们想知道,没有爹妈们打听不到的。
还有更狠的父母,直接考过教师资格证,重回高考前的智商巅峰。
生完学酥,多少中年人才发现:
自己也是一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隐形学霸。
这场面,估计当年任课老师都得哭泣:
原来想逼一个人学习上进,让他生一个学酥就够了。
写到这里,忍不住想吐槽:
怪不得人家说,为人父母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
原来修的是父母的脾气,行的也是父母的本领。
生了学酥,咱们还能塞回去咋地,只好且行且珍惜,笑着活下去。
〖欢迎转发、留言〗
- END -
推荐阅读:
点击☞“机场一家人”冲上热搜,引46万网友点赞:揭露了中国家庭最痛一面……
点击☞精神病院挤满了10来岁的孩子:有些话,烂在肚子里,也别对孩子说
点击☞从小“被逼”和“没被逼”的孩子,20年后过的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做个合格的父母
长按识别二维码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消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