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2702 字
阅读时间:16分钟
"
(相关资料图)
第一次乘坐问界 M7,从深圳 T3 航站楼前往华为坂田总部,扎实、硬朗又平顺的底盘调教,给我巨大的惊喜。
讲真,与那台网红 " 奶爸车 " 如同坐船一样忽忽悠悠的感受不同,M7 的豪华质感一点不浮夸,它更直接、更内在。忘掉所谓 " 百万豪车 " 的比附,M7 确实超越了一般家用车刚需。
只有两岁的问界还是个小宝宝,它的产品进化速度很华为。不过卷成花卷的中国新能源车市,没功夫也没耐心让你细品。理想 L 系列月销 3 万高歌猛进,问界 M7 只有三位数,加上 M5 还挤不进新势力榜单。
即便有华为生态强力加持,问界 M7/M5 兄弟距离 " 遥遥领先 " 目标,似乎更远了。
更大的挑战,是汽车圈对华为造车身份与角色的疑问。
三年前水滴汽车在《智能汽车进入 " 华为时刻 "》中说,华为 " 帮助车企造好车 "ICT 专家角色,是激活大转型时代中国汽车的 " 技术酵母 ",他到底是伙伴还是对手、朋友还是敌人,不同人将有不同判断。极具争议的华为终端 BG CEO 余承东领衔汽车业务后,改写了车圈儿话语生态。江湖中流传的说法是," 汽车圈最长的路,是余承东的套路 ",碾压、干掉、秒杀、最棒……遥遥领先,他的语言激情仿佛掩盖了华为 " 理工男 " 的质朴和低调。如果说新势力造车,只是平静湖面扔下了一块石头,华为不造车,却成了传说中的 " 咕咚 "。
有人说,华为造不造车,都可能是 " 站在门里的野蛮人 "。
做为合作者,华为不造车,卖增量部件或卖整体解决方案,远水不解近渴。卖生态,华为软硬件研发和销售渠道 " 抓两头儿 ",按照微笑理论,合作方甘苦自知。某种意义上说,华为汽车业务在打明牌," 灰度理论 " 的空间非常有限了。
车市不相信眼泪。销量是唯一证明。眼下看问界品牌挂不挂 "HUAWEI" 标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按这个逻辑,如果问界 M 系列销量上不去,华为汽车业务可能如临深渊。
水滴汽车认为,应该从更高视野,重新审视当下 " 新汽车之战 "。首先,智电汽车的焦灼和内卷,源于汽车圈过去两年潜滋暗长的 " 乐观情绪 "。" 油电切换 " 只是一小步,渗透率仅是表象。智电造车其实是一场深刻的产业革命和消费意识形态深耕,这个坑,比想象中的大。智能化 " 新汽车 " 爆发和普及时刻远未到来。
其次,智能车生活与 ICT 核心部件重构,不可能一蹴而就。彩电冰箱游戏机上车,还是初级阶段。当下的智能化,以工业智能为本,主要是生产资料智能化。华为以数字技术赋能工业/矿业/港口/能源/农业,是给未来智能化社会打地基,再下一步,才是生活资料智能化。特斯拉的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营销噱头远大于实际应用。
第三,对华为而言,生态品牌 AITO 问界很稚嫩,说服力不足。华为的战略基点和终点是研发,是掌握数字世界的底层代码,从而在 " 卡脖子 " 的 ICT 部件上输出核心能力。这是一场持久战。练内功才是练神功。如果因为太渴望汽车终端速成,恐怕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时候应该选择恐惧,而不是贪婪。
刀郎《罗刹海市》火了,顺便带火了维特根斯坦。对于是非颠倒黑白不分的世界,那个奥地利哲学家说过一句话:" 一个人能够看见他拥有什么,但看不见他自己是什么。"
5 年前余承东为华为新书《迈向新赛道》做序,题目是《做全球消费者最喜爱的智能终端品牌》。他说,要么发展下去,要么从地球上消失,华为终端业务没有退路。华为在冲击高端智能手机的战斗中战果丰厚。而今天,面对智能汽车的新赛道新挑战,华为拥有大多数参赛者所不具备的雄心和激情。因为路径很清晰,在智能手机赛道上 " 从零起飞 "、从无到有的铁血经验,为什么不能复刻呢?
况且,鸿蒙 OS 高速成长已迭代到 4.0,万物互联的鸿蒙生态能给智能座舱极致赋能。同时,华为倾力研发的 ADS 2.0 高阶智能驾驶已然成熟。智驾加座舱,两把杀手锏,这不比智能手机那场战斗,胜算更大吗?
但汽车真的不是手机。智能化终端是它们的共性,但这两种产品的个性,远远大于共性。智能手机帮你观看世界,一个仿真的虚拟世界。智能汽车将带你进入世界,那是一个真实而残酷的现实世界。这有本质区别。假如照搬华为智能手机终端的成功经验,去复刻智能汽车,这就看轻了车市。经验变成了包袱,甚至是教条。
不论昨天今天,华为面临同样课题:全世界还没有一家公司在 2B 和 2C 领域同时取得成功。2B 或是 2C,底层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根。基础研发的根,向下长;终端产品的枝叶花,向上长。这之间要取得平衡。
" 我们的本质是农民,最大的优点是种地。从事基础研究就如同刨地,也可能种玉米时,插种了一些大豆;种水稻时,稻田里养了一些鱼。但本质没变,仍在主航道上。" 任正非曾这样讲述华为朴素的辩证法。按常理办事,不动摇,恰恰是他们不同凡响之处。
水滴汽车一直强调,智电 " 新汽车 " 从来都不只是一场技术革命。
只是技术领先,不足以打造出高端品牌。因为数字技术的迭代速度太快了,智能化加持很难形成代差。智能科技越来越通用和廉价,只是把汽车当做电子终端产品,它缺少生命情感,难以形成高端品牌的门槛与护城河。
带你探索真实世界与现实场景的车载空间,必须同时在精神世界与用户产生共鸣与共情,必须提供全新生活方式的温度和深度,它是面具、玩具,是梦想载具,绝不只是代步工具。尤其高端品牌的智能汽车,它留给用户的想象空间,通常更需要超越它能带给人的实际功用,否则压根营造不出附加值和溢价空间。
华为 " 不造车 ",人们说这叫 " 欲练神功,引刀自宫 "。可东方不败终究要争天下的," 不造车 " 其实就是 " 造车 "。中国从 2009 年就成了全球汽车第一大市场,可相比车市中的王者,真有技术绝活儿和健全品牌的车企,至今还没出现。无论新赛道旧赛道,丰田大众和特斯拉,仍是趋势和潮流领导者。只有在失败洗礼中活下来的车企,才可能抓住 " 新汽车之战 " 先机。不走绝路,就没有成功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说,余承东率领的华为智能汽车终端业务,也许要 " 重上井冈山 "。
应该看到,在智能终端战场背后,基于算法、算力的基础智能 ICT 全面竞争,格局变化的转折点并未到来。在相持阶段去反攻,这仗不好打。当下形势," 新汽车之战 " 的参赛选手,既要独立自主打运动战、歼灭战,也要开放合作搞统一战线,红军和解放军的战术必须灵活机动。
余承东说," 要么不进入,一旦进入一个领域,就要成为该领域的王者!" 这种一往无前的勇气,值得称赞。而在今天,华为这种 " 狼性 ",必须落实为一种热烈而镇定、紧张而有序的理性。
当汽车圈对华为的预期冷静下来,面对吹捧或是挖苦的闲言碎语,就淡定了。很快,全新问界 M7 要亮相,据说 1000 万以内最棒的豪车问界 M9 正在路上。
正确的打法用老了,就会走向自己的反面。面对 " 新汽车 " 之战,华为能否拿出一些 " 非华为 " 的新举措呢?
稍安勿躁。战场上见吧!(完)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消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